頂管技術作為一種非開挖管道鋪設方法,在高壓輸水工程中具有可行性,但其應用需結合材料性能、結構設計和施工工藝進行綜合考量。
1. 技術適應性分析
頂管技術通過液壓頂進設備將預制管道埋入地下,適用于穿越河流、道路或密集建筑區(qū)等復雜環(huán)境。對于高壓輸水而言,問題在于管道需同時滿足施工階段的機械強度要求和運行階段的高壓密封性。鋼管因其高抗壓、抗拉性能成為材料,其延展性可有效緩解頂進過程中的軸向應力,且通過焊接可實現無縫連接?;炷凉芑虿Aт摴芤蚩估瓘姸炔蛔悖ǔP桀~外加固或限制使用壓力范圍。
2. 關鍵設計要點
- 管材選擇:推薦采用壁厚≥12mm的Q235或X60系列鋼材,屈服強度需高于設計壓力的1.5倍。內壁可襯環(huán)氧陶瓷涂層,外壁采用三層PE防腐,兼顧耐壓與防腐蝕。
- 接頭處理:焊接接頭需進行100%超聲波探傷,并采用雙密封圈承插式結構作為輔助,確保在0.6-2.5MPa工作壓力下無滲漏。對于特殊地段,可設計法蘭連接以便檢修。
- 應力計算:施工階段需校核管道的環(huán)向應力(σ_h=PD/2t)和軸向頂力(F=πD2P/4×μ),確保綜合應力不超過材料許用值的70%。
3. 工程實踐與優(yōu)化
國內某跨江輸水工程采用DN1200鋼管頂管,設計壓力1.6MPa,頂進長度820米。施工中采用中繼間分級頂進技術,控制單段頂力≤8000kN,并注入膨潤土泥漿降低摩擦系數至0.08。運行監(jiān)測顯示,管道變形量<2‰D,完全滿足高壓輸水需求。經驗表明,對于埋深超過5m的管段,需考慮土體側壓力對橢圓度的影響,可通過增加環(huán)形加勁肋提升穩(wěn)定性。
4. 經濟性對比
與傳統開挖法相比,頂管施工的初期成本高約30%,但可減少80%的土方工程量和50%的工期。以10公里輸水管線為例,頂管方案綜合成本約為開挖法的1.2倍,但在城市區(qū)可避免數百萬的拆遷補償費用,全生命周期成本優(yōu)勢顯著。
綜上,頂管技術應用于高壓輸水需從材料力學性能、接頭密封技術、施工精度控制三方面嚴格把關,其在特殊地段的性使其成為現代輸水工程的重要選項。
